甲午战争时,孙中山组织了兴中会,酝酿起义。1897年,章太炎任职《时务报》,在报纸上看到孙中山在英国被捕,曾问梁启超“孙逸仙何如人?”梁说:“此人蓄志倾覆满洲政府。”章太炎即“心甚壮之”[30],“窃幸吾道不孤”[31]。政变后,清政府通缉康、梁,章太炎以孙中山伦敦蒙难为喻,说:“往者龚照瑗之于孙文,尝有是举矣,而卒为英人所迫胁,索之生还。夫孙文以医药小技,鼓动黔、粤之民,一旦果能揭竿而起,其有益于中国与否尚未可知,而英人已护之如是。今有为柄用,百日之政,粲然见于记载,中外贤哲,莫不喁喁想望风采,其与夫孙文者,岂舆薪秋毫之比哉。”[32]把康、梁视为“国士”,而对孙中山发动的起义活动,还存怀疑。他在写给汪康年的信中更说:“东人言及公名,肃然起敬,而谬者或以逸仙并称,则妄矣。”[33]还以孙中山与汪康年并称为“谬”。只是等到由台赴日,与孙中山相晤,“聆其议论,谓不瓜分不足以恢复,斯言即浴血之意”,才认为是“卓识”。“相与谈排满方略,极为相得”[34]。可见,旅台期间章太炎的思想尚未由“革政”转向革命。
相关影视:勾魂恶梦 国语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