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已功成名就,“两届鲁奖得主”,名片上的头衔一大串,已经拥有为文坛设置门槛和评判年轻人的权力,用小说中的描述,“像是建立了功勋的船只,满载而归靠了岸,如今虽抛锚多年,却还是拥有太多的经验与荣耀”;或如爱伦·坡在《辛格姆·鲍勃先生的文学生涯》中所说,“靠已经获得的荣誉安度晚年”。可贵的是毕竟“满载”,可怕的是已“抛锚多年”;另一位主人公是年轻的“无名者”,他像十九世纪那些神经质的、脸色苍白的天才,因营养不良,“免疫系统看起来已坏得差不多。间或他会捂住嘴连咳数声,痰中时有血丝”。这位二十七岁的年轻人大著已经完成,自信已经建立,正待起帆远航。在女主人尼侬的沙龙上,他拿出自己焚膏继晷、废寝1
忘食才完成的作品打印稿,以接受众多文学前辈的评判。陈白驹遇到过太多类似的无名者,大多非可造之材。但这位年轻人不同,“今天,情况有变(甚至可说是突变),至少是他,陈白驹,像中弹一样,死在了对方的第一句话上”。毕竟是“拥有太多的经验与荣耀”的行家,仅仅读了个开头,他便意识到遇到了天才。“啊,就像狂信者见过圣子的裹尸布或者佛的舍利子,就像山区的人望见大飞机,或者街上走来已在史前灭绝的动物。”这就是真正的天才在他心中的分量。天才当道,他无法无视,但也无法直视。作为同行,他明白天才最为伤人,尤其是后辈的天才。他多希望自己仅仅是一名读者,那样“我就可以单一地、纯粹地来享受这伟大的作品了”;或者是一个评论家,将一个天才的出现鼓噪得满世界都知道。但他是一个同行、前辈、被追赶者,他知道自己就要被拍死在沙滩上。熊熊燃烧的嫉妒与敌意折磨着他,“他心态复杂地感受着这样一个又贫寒又伟大的人”,“唯愿他早点死”,或者“用酒精泡着他,泡软,像泡张枣泡余华那样泡着,将他泡成一个比庸人还平庸的人,泡成一个连文盲都敢哂笑的反面例子”。然而这天才既脆弱又顽强,既贫困又伟大,妒意和死亡都无法将他毁灭,因为他已创造出那伟大之物,并将追随在荷马、维吉尔、薄伽丘、普希金、巴尔扎克、大仲马、狄更斯……的伟大家族里,“一切得其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