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是中国社会教育社其他事业。该章将其他章节难以容纳、却与中国社会教育社有独特意义的内容纳入,如社刊《社友通讯》、指导各省社会教育事业、文盲调查、主持《申报》相关专刊以及与其他社团的互动等,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更为立体展现、贴近中国社会教育社的原貌。
第五章从社教制度建设、民众学校课程标准、社会教育经费标准、社教人才专门培养等个案,对中国社会教育社的政策参与予以考察,中国社会教育社凭借主干社员的权力网络,对政府社会教育法令、法规的出台以及政策的推行有着深远影响。
在前五章的基础上,第六章对社教社理事会群体进行分析。理事会作为年会闭幕期间的权力机关,对社教社日常事务和发展规划起着关键作用,理事会成员成分、职业、年龄、文化程度、知识结构、地域分布等内容构成了社教社的社会网络关系,理事会群体的学缘、地缘关系,是社教社兼具传统社团面向现代的集中体现,同时决定了社会教育的事业实践和学术秩序。对理事会群体的分析,对进一步厘清社教社维系力量及事业导向有重要意义。
最后是结语部分,在总结全书的基础上,笔者借鉴政治术语“国家形象”分析框架,对社教社这个学术团体进行社团形象分析,认为社教社作为社教界唯一的、全国性的学术团体,其联结纽带是社员内部的认同感以及对社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官方行政影响触目可见。社教社运行和发展机制主要依靠社员对社会教育领域最高级别的学术团体的认同来维持,社员从中获得社会资本积累和个人发展。社教社的同业人员的联谊功能和推展社会教育领域社会影响力功能,通过相关组织架构得以较为充分发挥,成为影响政府社会教育决策的重要变量。